【“三八”妇女节特辑】柔肩担重任 巾帼绽芳华——记衡阳市珠晖区司法局苗圃司法所
2025-03-07 15:54:2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王汝福 | 作者:吴佳佳 | 点击量:7212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吴佳佳)在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,有这样一个长在群众中的司法所——苗圃司法所,司法所由两名90后姑娘组成,她们年轻富有活力,热情不失沉稳,以柔肩担重任,扬法治之光,解百姓之难,守护着一方平安。2023年12月该所荣获“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单位”,是衡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司法所。

一、巾帼不让须眉,荣誉见证担当

苗圃司法所所长吴佳佳,1991年出生,中共党员,2016年投身司法行政工作。虽然年轻,但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,迅速成长为司法行政战线的骨干力量,屡获殊荣。2020年5月荣获“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”,同年6月被湖南省司法厅评为“全省司法所工作表现突出个人”;2021年7月荣获“全市司法行政好榜样”称号,同年10月,获评司法部“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”。这些荣誉的背后,是她对司法行政事业的无限热爱与默默奉献。

另一位司法助理员王慧,1995年出生,中共党员,年纪更轻,但工作态度一丝不苟。她不仅认真完成司法所的日常工作,还兼任局里的财务工作,任务繁重却从不抱怨。她与吴佳佳默契配合,共同撑起了苗圃司法所的“半边天”。

二、线上线下齐发力,普法宣传润民心

每到一些重点节日节点,都能看到吴佳佳和王慧在辖区内普法的身影。她们深入学校、社区开设法治课堂,开展“法律六进”活动,用鲜活案例为居民和孩子们播撒法治种子,在铁路文化广场、建湘工业园等热门景点设置咨询台、发放宣传册,让法律知识“走街串巷”融入生活。在线下普法的同时,她们不忘依托“珠晖司法”、“法润衡阳”、“雁城说法”等平台推送普法链接至居民群,大学生志愿者化身“普法先锋”接力转发,形成线上线下交织的普法网络。近三年,苗圃司法所累计开展普法活动50余场,覆盖1万余人次,发放资料1.5万份,线上阅读量破5万人次,法治建设步履铿锵,普法与基层法治治理成效突出。蔡家皂社区获评衡阳市第五批“民主法治示范社区”,大华社区荣获第九批“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”和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”称号。

三、社矫安帮显温情,严管厚爱促新生

在社区矫正工作中,她们始终坚持“严管不失关怀”的原则。严格落实“日打卡、周报到、月谈话、季走访”制度,确保无一例脱管漏管现象发生。她们坚持档案登记规范化、教育学习针对化、思想汇报深入化、公益劳动特色化、谈话纾困经常化、考核奖惩公开化。对于安置帮教对象,她们坚持做好预释放衔接制度和释放后追踪帮教制度。对于重点帮教对象,她们实行重点关注,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扶。在她们的努力下,辖区重点对象均处于稳定、可控的状态下,促进了苗圃街道社会秩序的平安、稳定、和谐。

四、人民调解化纠纷,情理法交融促和谐

在人民调解工作中,她们创新推行“四桥调解法”,书写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新篇章。她们坚持关口前移,架起“预警桥”。联合综治、信访、法院、公安等多部门以调解委为纽带,以调解网格为基础,搭建蛛网式矛盾纠纷预警网络。指导辖区调委会每月定期组织分析研判,分析化解矛盾。以社区调委会为单元,及时摸排掌握群众关心的大事、要事、急事、难事,将苗头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。她们利用“沟通桥”、“法理桥”和“连心桥”打破隔阂,畅通法理,化解矛盾,达成协议。自“四桥调解法”推行以来,共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120余起,成功率达90%以上,涉及金额达100余万元。实现了“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、矛盾不上交”,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了新路径。

责编:王汝福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